症状
天花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2天。发病急,体温骤升至39~40℃,有烦躁、头痛、咽痛、四肢酸痛、寒战、呕吐、便稀等症状,神志清楚,偶发性谵妄、惊厥及衰竭表现。经2~4天皮疹出全。皮疹为离心性分布,头面部、四肢近端较多,驱干较少。最初为暗红色小丘斑,数小时后即有丘疹。经2~3天丘疹期,渐为水疱状即为痘疱,周围红晕。至5~8天疱疹灌浆,渐成脓疱,有痛感,周围红晕加深。此时温度再度升高,称“化脓热”。至10~14天,体温渐降,脓痂渐干缩,或破裂结痂,终成痂盖。再经2~4周,痂盖自然脱落,有痒感,并留下疱痕,称“麻点”。
【诊断】
出疹前与其他传染病,如流感、脑炎、脑膜炎、伤寒、中毒性猩红热等早期症状相似,只能根据疫情报告,否则难辨。出疹后可根据下列三点进行诊断。
1.种过痘菌(应以疤痕为凭)并且年龄在3~5岁以下,不可能是天花。
2.体检时仔细检查全身各部皮疹分部情况。天花皮疹为离心性分布,而水痘为向心性分布,可以鉴别轻型天花及重型水痘。
3.在出疹3天后,若接种痘苗仍能成功,断定这次发疹必非天花,因天花病人只有在其潜伏期内接种痘苗才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