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体检服务平台

血小板

名词解释:
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大量存在于血液中无核盘状小细胞(直径约3 μm)。具有凝血和止血重要作用。
血小板的功能:
血液受损伤流血时,发生止血和凝血效应的机制有多种,但大都与血小板的作用有关系,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3、释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在血管破裂处加速形成凝血块4、释放抗纤溶因子, 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 5、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6、促进血液循环
血小板偏高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主要原因有:①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②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等。
血小板偏高的危害:
长期缺乏运动,过食肥甘油腻,心情抑郁等都可以使血小板偏高。偏高轻者会气滞血瘀,重者会产生血栓,危及生命。
饮食指导:
忌辛辣和热性的食物,适当吃点凉性的食物和鱼。
血小板偏低的原因:
(1)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原发性血小板少性紫癜,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患者有出血倾向,如皮肤上有瘀点,红斑或原因不明的鼻出血等表现。(2)炎症,服用磺胺药,血液病及先天性遗传缺陷等。(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血小板偏低的危害:
紫癜、红斑狼疮、皮下及黏膜部位如鼻、口腔齿容易流血,关节内出血会导致关节肿胀等。
饮食指导:
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在饮食上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含微量元素较多的蛋类、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海产品等。食疗原则以补气养血,滋阴凉血、止血为主。
扫一扫报告解读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 8:00-17:00

客服QQ

体检热线
0574-89119527
0574-8737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