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体检服务平台

体重指数BMI

身高体重指数

身高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一个计算值,主要用于统计用途。
“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它的定义如下:

w = 体重,单位:千克;
h = 身高,单位:米;

BMI值原来的设计是一个用于公众健康研究的统计工具。当我们需要知道肥胖是否为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时,我们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体重换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数值及病发率是否有线性关连。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现时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还需要利用微电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断病者的脂肪厚度。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从医学上的用途,变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

成人的BMI数值
数值的意义如下:
健康状况BMI 值
女性男性
一般体重18.5到24.9之间
理想体重2224
超重25到29.9之间
严重超重30到39.9之间
极度超重40以上
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所以一个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举个例子,一个练健身的人,由于体重有很重比例的肌肉,他的BMI指数会超过30。如果他们身体的脂肪比例很低,那就不需要减重。
根据1994年美国国家健康及营养调查的统计数字,59%的美国男性及49%的美国女性的BMI值都超过25。对于极度超重─值其BMI值超过40的人,男性占2%,而女性则占4%。其他国家的健康机构亦有各自的统计数值,但一般亦会以美国的统计数值作参考指标。

东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专家评估后认为,东南亚成人的超重指标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BMI英文页面,‘South East Asian ... reducing from 25 to 23’)。根据各国情况的不同,超重的分界值在22到25间浮动,肥胖的分界值则在26到31间变动[1]。因此,亚洲各国分别制定各自的超重和肥胖分界值。例如在新加坡,超重标准是23以上,肥胖标准是27.5以上[2]。但为统计和相互比较的方便,世界卫生组织任建议各国按世界平均标准的各级划分来上报统计数据[1]。
在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乃根据其相关研究,于2002年4月公布台湾成人肥胖标准:BMI<18.5 为过轻,18.5≦BMI<24 为正常体重,24≦BMI<27 为过重,BMI≧27 即为肥胖。 在大陆,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认定的体重腰围的适宜值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为[3]:
分类BMI值
(千克/平方米)腰围(厘米)
男:<85
女:<80男:85~95
女:80~90男:≥95
女:≥90
体重过低<18.5——————
体重正常18.5~23.9——增加危险高
超重24.0~27.9增加危险高极高
肥胖≥28危险高危险极高危险极高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儿童的BMI数值

BMI数值并不单单适用于成年人。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我们亦可利用他们的BMI值来推算他们是否超重。以上的BMI计算式亦适用于2-20岁的人,但他们的过重及过轻指标,并非由一个固定的BMI值决定。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儿童有不同的成长速度,若使用一个固定数值,容易做成错误判断。
很多国家及地区每年都会为当地的儿童作身高和体重的统计。这些统计数据,都可以转化成为BMI值,从而再统计出当地儿童的BMI值分布。根据这个分布,地方健康政府可以推算出当地儿童的过重及过轻指标。一般来说,都会采用统计出来的平均BMI值及其标准差值,再计算出其常态分布的最高5%及最低5%作为过重及过轻指标。另一方面,其BMI值位于常态分布的85%-95%区段的儿童,他们都有超重的危机。

体格

体格泛指身体健康强壮程度,如肌肉功能、心功能等。常用于指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强健,通常称某人体格很好表示此人身体状况良好。若以较客观的数据,可以依照身高体重指数判断。

扫一扫报告解读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 8:00-17:00

客服QQ

体检热线
0574-89119527
0574-8737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