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体检服务平台

尿酸碱度(PH)

名词解释:
人体可通过尿液排出大量酸性和碱性物质,以维持酸碱平衡。正常人24小时混合尿成弱酸性,PH为5.5。有时可成中性或弱碱性,波动范围在5.0-8.0之间。与饮食关系密切,当进食富含蛋白质食物等荤菜后尿液多成酸性;多吃水果蔬菜,尿液多成碱性。饭后受胃酸分泌的影响,尿多成酸性。当机体代谢紊乱时,尿液的PH值可发生明显的改变。
  ←———尿的酸碱度是尿常规主要检查指标之一。
尿酸碱度增高的原因:
尿酸碱度(PH)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小管酸中毒。
尿酸碱度降低的原因:
尿酸碱度(PH) 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低钾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人体动脉血液中酸碱度(pH)正常为7.35~7.45,平衡值为7.40。体液中H 摄入很少,主要是在代谢过程中内生而来。机体对酸碱负荷有相当完善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缓冲、代偿和纠正作用。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肾小管酸中毒:
由肾小管酸化尿液功能失常产生的一种表现。它与肾小球疾病晚期尿毒症之酸中毒不同,后者是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不能经肾小球滤出所致。
低钾性酸中毒:
正常体内酸碱维持在一个平衡态,由于缺钾导致的酸碱失衡。
出现尿酸碱度异常如何处理:
尿酸碱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辅助检查,出现尿酸碱度偏高或降低应引起重视,切勿惊慌,配合医生做进一步诊断。
温馨小提示:
含钾丰富的食物:鲜蚕豆、马铃署、山药、菠菜、苋菜、海带、紫菜、黑枣、杏、杏仁、香蕉、核桃、花生、青豆、黄豆、绿豆、毛豆、羊腰、猪腰等。高钾饮食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少或无尿,钾不能及时被排出;休克或肾上腺功能不全等不仅不能补钾,而且要控制钾的摄入量。
扫一扫报告解读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 8:00-17:00

客服QQ

体检热线
0574-89119527
0574-8737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