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
名词解释:
单核细胞是无颗粒白细胞的一种,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其细胞核常偏位,呈多形性,如卵圆形、肾形、马蹄形、不规则形等,常有折叠感;染色质呈疏松网状,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嗜碱性,但因含大量细小的嗜天青颗粒而染成灰蓝色,颗粒含过氧化物酶。
生化指标:
生理学变异:
⒈升高 吸烟约高22%,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偏高,周与周变异约高19%,小时与小时变异约吭18%,天与天的变异约高13%。
⒉降低 妊娠约低4%,高海拔约低27%。
药物影响:
灰黄霉素引起粒细胞暂时减少,单核细胞相对增加。氨苄青霉素引起单核细胞增加伴粒细胞缺乏。氯丙嗪致在粒细胞缺乏前偶见单核细胞增加。
病理学变异:
⒈增加 见于骨髓单核细胞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症。
什么原因会导致单核细胞偏高:
单核细胞偏高该如何处理:
单核细胞的增多在临床上有很多意义,能辅助诊断一些疾病,但是不是说它的增高就代表某种疾病,因为一种疾病的诊断需要有很多指标和很多体征等来证明。
单核细胞偏低该如何处理:
单核细胞偏低并无太大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