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健品公司免费体检忽悠老人 非法集资近3亿2015-01-29 09:46
忽悠老年人免费体检,实际的目的却是吸纳存款,非法集资,近日,由大连沙河口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沙河口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这个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的连锁经营公司,以会员制消费、区域合作、人民币借款等形式,非法吸收了公众存款人民币近3亿元。
自成体系:在大连地区忽悠老年人
近年来,免费体检的模式,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排队体验,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形式却很可能是个陷阱。2007年4月,打着健康产业连锁经营旗号的广东一家保健品公司在大连注册成立了分公司。公司成立后,在总公司的要求下,确定了经营方式和目标: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纳存款。一个号称从事健康产业的公司,如何能够实现非法集资的目的?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经营体系。
据了解,该公司培养了大批的业务员,这些业务员在开展工作时,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以免费体检为由,将目标人群带至公司并交与主管。主管负责接待目标人群,在目标人群办理购物卡成为该公司的客户后,主管负责客户的维护工作,在公司或者部门组织活动时,主管负责联系客户参加。
在公司或者部门的活动中,主管会配合公司向客户进行宣传,夸大总公司的经济实力,介绍公司以高额利息在向社会吸纳存款。当客户有存款意向时,部门经理或者主管会详细讲解存款的模式和利息。
高额回报:2万元以上年利率为18%
之所以能够吸引公众参与,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必不可少的。该公司承诺,投资者投入2万元以上,年利率为18%;投入5万元以上,年利率为22%;投入40万元以上,年利率为30%。
在投资者决定存款之后,部门经理或者主管引领投资者到公司的财务部门,由公司会计负责收取存款并出具收据和相关合同。在投资者存入存款之后,如果是业务员吸纳的存款,业务员按照存款的2.5%赚取提成、主管和部门经理按照存款的1.5%赚取提成;如果是主管直接吸纳的存款,主管按照存款的4%赚取提成、部门经理按照存款的1.5%赚取提成;如果是部门经理直接吸纳的存款,部门经理按照存款的5.5%赚取提成;市场部总监按照全部投资款的0.6%赚取提成。
现已查实,截至2012年5月份,该公司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1237人,以会员制消费、区域合作、人民币借款等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人民币2.97亿元。
支招:如何才能远离非法集资?
市处非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受一夜暴富等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开始不满足于传统投资理财方式所带来的收益。这样一来,为一些打着高息、快速发财幌子的不法分子提供滋生非法集资的土壤。那么,如何远离非法集资活动,保住自己的血汗钱呢?
算 计算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另外,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0%,超高利投资回报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必有嫌疑。
看 通过政府网站,看该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是否是国家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如不法分子以“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产权经纪公司”等为名,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
查 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有欺诈嫌疑。
思 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其他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思量、审慎决策,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
●行骗企业:一保健品公司
●行骗目标:老年人群
●行骗手段:以免费体检为由,介绍公司以高额利息吸纳存款
●被骗人数:社会不特定公众1237人
●吸纳存款:2.97亿元人民币
●“高额”回报方式投资者投入2万元以上,年利率为18% 投入5万元以上,年利率为22% 投入40万元以上,年利率为30%
提醒:警惕这些非法集资陷阱
记者从市处非办了解到,近年来,以“养老”为旗号,进行非法集资的案例并不少见。“这其中有两个突出的形式。 ”相关负责人说,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包括以“养老”为旗号的非法集资在内,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警惕这些典型的非法集资陷阱:
第1种类型
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第2种类型
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具体来说,有的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有的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第3种类型
以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为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
第4种类型
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第5种类型
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 上一篇:最不靠谱体检项目靠谱吗?
- 下一篇:体检没问题报告也别随手丢